国内甲醇市场三季度持续上行,季度末价格至3078.75元/吨,涨15.31%,甲醇产业链领涨能源涨跌榜。三季度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甲醇外盘走高,带动港口气氛攀升,加之国内厂家检修较多,供应量有限,市场拉涨气氛良好,但后期由于涨幅较大,下游接受能力有限,季末出现回调现象。生意社能源分社甲醇分析师王敏认为,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弱势阴云笼罩之下,甲醇产业三季度独领风骚,预计后期将进入高位震荡走势。
9月20日,生意社大宗榜(top.100ppi.com)监测数据显示,国内二甲醚报价已升至4992元/吨,自七月以来整体上涨了14.77%,同比上涨25.43%。
生意社能源分社二甲醚分析师施晓亮认为,近期二甲醚市场暴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甲醇整体开工率偏低,价格推动二甲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液化气市场中秋节前后均暴涨,支撑二甲醚出货氛围。受此影响,终端对二甲醚的需求量加大,从而拉动企业整体走量。由于短期内甲醇市场持续看涨,二甲醚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将继续走高;虽然下游液化气预期回落,但国庆节前排库在一定程度上还将促进二甲醚走货。
本季度玉米价格整体平稳上涨,上涨至2336元/吨。玉米处于新陈粮交替期,新玉米尚未大量上市,因此造成市场货源不断减少,价格不断上升;另外生猪家禽价格上涨,饲料需求增幅较大,造成玉米依然旺盛,价格上涨。后期新玉米即将面临丰收,随着10月份新玉米大量上市,11月进口玉米也将陆续到货,玉米分析师王海燕预计玉米价格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上涨动力减弱。
2011年3季度(7—9月),国内小麦主产区收购价格总体呈现平稳态势,购销平淡,走势较为温和。
在国家控制物价的背景下,后市小麦价格仍将保持温和为主,尤其在2012年最低收购价大幅提高后,后市看涨心态得到一定支撑。第四季度,国内小麦市场的变动仍需重点关注市场供需面的变动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农产品市场的走势等。
本季度白炭黑出厂价格整体震荡下行,主要由于白炭黑的原料纯碱,硫酸,四氯化硅在本季度总体下跌,另外雨水天气导致道路运输不畅以及一系列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下游买家观望气氛浓,多随用随采。生意社化工分社白炭黑产品分析师预测第四季度大部分企业将会因限电等原因降低开工率,减少产量,届时沉淀法白炭黑价格将有望稳中升高。
三季度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大起大落,走势可谓惊心动魄。在近期国储糖频繁抛储,进口糖集中到港以及新榨季已经开榨影响下,四季度国内供应将相对宽松;与此同时,国际糖在增产预期和欧美经济前景低迷的影响下,仍将呈现低位盘整的走势。生意社白糖分析师杨芳认为:众多利空因素叠加影响下,预计短期内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将继续保持震荡下行的走势,需密切关注新榨季产销情况和国家政策。
2011年第三季度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坐了回过山车,豆粕价格从季初的3100元/吨上行至3300元/吨,后又下跌至3178元/吨。豆粕处于传统消费旺季,但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美豆市场低迷,加上新豆即将上市,豆粕价格承压走弱。后期国内豆油市场逐渐步入消费旺季,油厂开工率增加,豆粕产量增加,但由于下游强力需求支撑,豆粕价格下跌空间有限,未来一段时间内豆粕价格将处于窄幅震荡的纠结走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