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油粕均小幅下跌,豆粕价格先跌后涨,整体小幅下跌。豆粕价格周初3897元/吨,周末3892元/吨,跌幅为0.13%。豆油价格小幅下跌,豆油价格周初7810元/吨,周末7681元/吨,跌幅为1.65%。分析:1.禽流感行情尚未明确,全国鸡、鸭等相关肉制品,需求量下降,鸡苗、鸭苗等价格大幅下跌,养殖企业利润受损严重,饲料需求不佳,豆粕价格上涨压力倍增。2.油脂处于消费淡季,需求平淡,油厂去库存化效果不佳,库存压力较大,期价上涨提振作用较小。豆油行情依旧处于弱势。生意社农副分社油粕分析师李冰认为:禽流感疫情处于未知,南美大豆入市预期打压,油粕行情难言利好。
据生意社监测:本周四级菜籽油现货价格周初10415元/吨,周末10370元/吨,下跌0.43%。本周四级菜油继续小幅收窄。湖北奥星报价在10600元/吨,红蜻蜓报价11000元/吨,武汉沙鸥报价10600元/吨,江苏地区报价在10400左/右,油厂报价坚挺,厂家表示,客户询盘较少。市场主要制约因素为:菜籽油供需偏紧,支撑菜油价格;国储菜油拍卖,由于起拍价格过高,成交率低,多地呈现流拍结果,打压多头热情;菜籽将调整收储方式,市场多以观望为主;油脂间的取代性,菜油受棕榈油和大豆油价格下跌拖累。目前,菜籽油市场不景气,随着5、6月份冬季菜籽的上市影响,生意社农副分社菜籽油分析师关丹丹认为,
据生意社监测:本周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周初5915元/吨,周末5845元/吨,下跌1.18%。本周棕榈油价格跌势未尽。主要制约因素如下:国内港口库存仍高处于154.7万吨左右高位;市场需求难“转晴”;马来棕榈油低产期结束以及印尼产量大幅调高,对国内库存造成一定的压力;黄金原油弱势运行,受外盘下跌拖累,国内油脂普跌,棕榈油市场空头情绪占主导,弱势运行。期货方面:棕价差有望继续缩窄,3月国内外豆棕价差均缩窄,随着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市场上豆油供应压力加大;而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环比下降,豆棕价差有望继续缩小。随着天气的升温,对需求或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国内去库存漫长对棕榈油价格的冲击存在放大
上周五,因投资人担心经济成长放缓,基本金属需求不确定,且铜市场供应和库存充裕,LME铜库存增加3475吨至593650吨,达到逾10年来最高,伦铜周五大跌3%,今日国内铜市开盘即大幅跳水,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上周末国内现货铜价在55406元/吨,今日跌至53956元/吨,单日跌幅高达2.62%,当前有部分持货商急于在换月前换现出货,也有部分贸易商逢低适量补货,市场成交相对混乱,周初国内大宗商品几乎全线走跌,中国一季度GDP等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数据公布,市场的悲观情绪骤增,生意社铜分析师范艳霞预计短期内铜市不排除继续向下调整可能。
进入本周国内铜市继续反弹,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周初国内现货铜价在54596元/吨,截止周四反弹至55375元/吨,涨1.43%。清明假期过后,COMEX市场期铜继续收涨,LME市场期铜也收至两周高位,外盘双双走高提振国内期现货市场,另一方面利智铜矿工人罢工也使得铜价继续走高,市场短期看多意愿增强,现货买气回升,市场大跌之后的买盘也助推了行情一把。生意社铜分析师范艳霞分析,智利罢工事件利好已逐渐消化,而进口铜数据和中国贸易数据的利空,3月份铜进口量大幅下降30.8%,显示国内需求仍疲软,利空面依然打压铜市,但随着天气转暖,北方地区的工程项目逐渐开工,旺季的到来,需求会逐渐放开,而3月份
据生意社监测:本周国产大豆周初价格为4596元/吨,周末价格为4588元/吨,跌幅为0.17%。分析:天气转暖,产区国产大豆存储困难,水分较大,收购主体采购谨慎。市场购销冷清。春耕将至,豆农售豆意愿渐强,贸易商压价心理较重。豆粕受禽流感影响价格下跌,豆油价格处于低位,油豆价格普跌。豆制品企业受到冲击较小,商品豆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生意社农副分社大豆分析师李冰认为:短期内国产大豆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油粕行情各异,豆粕价格小幅下跌。豆粕价格周初3925元/吨,周末3902元/吨,跌幅为0.59%。豆油价格小幅上涨,豆油价格周初7929元/吨,周末7958元/吨,涨幅为0.39%。清明过后,禽流感疫情发酵,养殖企业利润大幅亏损,饲料需求回落,豆粕行情不振。禽流感事件对已经处于深跌行情的油脂影响不大。外盘CBOT大豆价格上涨支撑,国内连豆油价格跟盘回升。期价提振,豆油现货价格结束跌跌不休的行情,略有上涨。生意社农副分社油粕分析师李冰认为:后市南美大豆陆续到港,禽流感疫情尚未明确,预计后市豆粕价格上涨乏力,豆油商业库存压力仍在,将以持稳为主。
据生意社监测,2级硬质白小麦收购价周初2524元/吨,周末2512元/吨,周内跌幅0.47%。分析:1、清明节过后,气温的日渐转暖,导致粮油市场步入淡季,小麦市场购销不旺,价格稳中趋弱;2、目前,农户手中存粮有限,政策性小麦拍卖粮成为市场供粮主力,其成交价格对市场价格走势起到主导推动因素,因此遏制小麦再现大幅涨势;3、进入4月上旬,气温升高,面粉等粮油产品较难储存,因此加工企业收购数量有所控制;4、据悉红小麦市场需求相对紧张,价格出现小升行情,但另有新近中国大量进口红小麦消息,预计后期麦价难有大涨之势。生意社农副分社分析师苏范认为,短期内麦价总体走势将以弱势稳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