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2月10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取消此前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豁免政策,并计划于3月4日生效。
一、市场反应:美股“逆势”上涨与避险资产飙升
1.美国钢铁股与铝企股价大涨
尽管关税政策加剧了贸易摩擦预期,但美国本土钢铁和铝生产商股价显著受益。例如,Cleveland-Cliffs单日飙升近18%,Nucor上涨6%,美国铝业(Alcoa)涨幅达2.2%。市场认为关税将抑制进口竞争,提振国内需求,并可能推动行业整合。然而,美国钢铁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仍存疑,其粗钢产量全球排名仅第24位,远落后于中国宝武等企业。
2.美股整体“淡定”应对
与2018年贸易战初期不同,此次美股三大指数不跌反涨,道指、标普500和纳指分别上涨0.38%、0.67%和0.98%。分析认为,市场已提前消化预期,且投资者更关注AI技术、消费股业绩等增长动力。例如,麦当劳、耐克等消费龙头股领涨,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
3.黄金与美债收益率同步攀升
避险情绪推动伦敦金价突破291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重回4.5%。这一矛盾现象表明,市场既担忧通胀压力,又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持观望态度。Citi Research估算,新关税将使美国钢铁进口成本每吨增加约150美元,可能进一步推升工业品价格。
二、产业链冲击:美国能源业承压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1.美国本土产业成本上升
美国能源行业首当其冲,如页岩油钻探依赖进口特种钢材,关税将直接增加生产成本。此外,汽车制造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本土钢价可能因供给减少而上涨;另一方面,电动化转型尚未完成,成本消化能力较弱。
2.跨国并购受阻与投资策略调整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因特朗普反对而濒临流产。尽管日方提出修改方案(如增加投资而非直接收购),但特朗普明确表示“不允许外国企业控股美钢”,导致美钢股价暴跌6.4%,远低于收购报价。此举凸显美国保护主义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干预。
3.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
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主要钢铝供应国面临出口萎缩风险。加拿大作为美国原铝最大供应国(占比79%),可能采取报复性措施。同时,企业或转向第三国设厂以规避关税,例如日本制铁曾计划通过“美国制造”绕开关税壁垒。
(文章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