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处于高产、高价、高成交量的繁荣态势,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提前碳达峰和压减产量的压力。如何平衡好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是摆在行业面前的最大课题。全联冶金商会4月2日召开交流会,专家在会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碳达峰是目前钢铁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修改完善稿,2025年前,钢铁行业要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如何实现目标?全联冶金商会会长董才平在给民营钢铁企业的建议中,提出了多项举措。董才平表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力争减排低碳项目早建成,快见效。同时研究制定钢铁碳达峰的路线图、时间表。积极响应工信部压缩粗钢产量的要求,主动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减少普通钢材出口,增加钢坯废钢等进口。”
碳达峰(图片来源:CFP)
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发布了自己的碳达峰计划。对于具体实施路径,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建议,钢铁企业最好根据见效速度,分三步实现碳达峰。徐向春介绍:“从近期来讲,最立竿见影的就是钢铁产量尽快达峰。只有钢铁产量达峰,碳达峰的前提条件才完全具备。中期来讲,短流程的比重提高,以及节能减排技术不断升级。第三步远期来讲,就是低碳冶金技术、氢冶金技术、碳捕捉技术、碳储存技术的利用。”
实际上,减产对碳达峰来说虽然立竿见影,但难度却并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2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9%,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3.6%,不光没减,还保持了较高增幅。这也引发讨论:我国钢铁产量究竟达到多少才合适?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这要由市场说了算。刘世锦表示:“中国钢铁发展的规模到底有多大?速度到底应该是多少?我们可能还是得尊重市场规律,要看市场的供求关系。从国际经验来看的话,即使一个行业包括钢铁行业,达到了生产峰值以后,也有相当长的平台期,在这个平台期也会有一定的波动。”
受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钢材价格已经仅次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各品种产品价格有全面突破5000块钱每吨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日成交量也在放大,说明有市场需求支撑。专家认为,高价钢材推高了下游各行业成本,带来调控压力。徐向春提醒,钢铁行业需要警惕钢价非理性上涨风险。徐向春说:“我们知道价格过高,利润过高,实际对一个行业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只能使一个行业短期内过度繁荣。繁荣之后,遭到政策的调控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这个行业的伤害可能会更大。这一点我想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要保持冷静理性的观点。”
(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