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2020年中药材产业推进大会上,记者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665.75万亩、产量90.99万吨、产值1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3%、52.3%、47.04%。“9+3”县(区)中药材累计已带动贫困户4784户、贫困人口16137人增收。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印证着中药材产业从业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药材产值迈入百亿俱乐部,贵州如何进行产业发展思考的?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向青云,在推进大会上这样阐释。
着力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产地道地化”发展路径,省级迅速做优做强天麻、石斛、太子参、黄精等8个重点优势单品,各地因地制宜同步推动淫羊藿、党参等地方特色品种。
目前,天麻种植面积21.08万亩,大方、德江、雷山核心产区全国闻名;石斛种植面积16.93万亩,近野生石斛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太子参种植面积31.09万亩,总产量占全国需求量的40%以上,初具全国定价权;白及种植面积10.75万亩,种子种苗繁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全国领先;薏苡仁种植面积58.67万亩,兴仁市成为全国薏苡仁核心集散区,产加销一体化基本形成;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达药典标准4倍,威宁党参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全省中药材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着力强化技术服务
围绕“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做好技术服务,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药材春季生产指导意见》《中药材生产技术要点》《中药材防汛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新冠疫情期间创新开展线上“冬季充电”“12316”三农服务热线,利用电话、微信帮助种植户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聚焦“9+3”县(区)及20个种植大县,成立省、市、县、乡四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组,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每一位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都能接受培训。目前累计已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25次、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3007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
着力强化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
强化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开展初加工能力提升行动,8月份对全省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全面调研,9月份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1年)》,聚焦天麻、石斛、太子参等8个重点单品及淫羊藿、党参、艾纳香等地方特色道地品种(8+N)的重点产区。针对中药材清洗、干燥、蒸煮、分级等产地初加工环节配套设施设备,启动一批贵州省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着力强化药食同源工作
联合省卫健委等六个部门印发《贵州省铁皮石斛、灵芝、天麻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方案》,对试点企业、产品范围、备案标准等进行规定。目前已发布《铁皮石斛花》《铁皮石斛叶(干叶)》《铁皮石斛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点支持药膳、食药两用产品和养生保健产品开发,在黄精果脯、天麻脆片等食品、保健产品基础上,新开发出天麻西洋参枸杞子酒、天麻咀嚼片等产品。
着力强化金融创新
创新担保模式,印发《贵州省中药材产业融资担保服务方案(试行)》,针对天麻、石斛、太子参、半夏等重点单品,在全省遴选重点县、重点区域开展金融创新工作。截止目前,已落实贷款资金7469万元、涉及7个县、20个经营主体、8个重点品种,切实解决中药材种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着力强化产销对接
加强产销调度,对全省2567家中药材经营主体进行调度,合力做好产品销售工作;在省内外开设宣传展示窗口和展销窗口,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国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太极集团、广州医药港、娃哈哈集团等企业。截止9月底,中药材累计销售25.68万吨,销售额31.68亿元,其中干品8.81万吨、产值18.75亿元;鲜品16.87万吨,产值12.93亿元。
着力强化产业扶贫带动
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4种利益联结模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省中药材产业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带动24.7万人增收,人均增收5000元;全年总用工7024.54万人(次),可提供200天以上稳定就业岗位35.12万个。
(文章来源:多彩贵州网)